千山同一月,
萬戶盡皆春;
千江有水千江月,
萬里無雲萬里天。
一下子,我彷彿看見了橋頭老家那廳堂上巍峨莊重的兩盞僞燭,
橘紅偏暗的燈光在供桌上映出一塊塊精巧的陰影,鏽跡斑斑的金屬杯和案台緩緩醞釀
著從舊時起,那股龐大安詳而溫柔的古樸。
好久好久以前了。
小時候住的那間三樓透天,也許是舊了,又也許是阿公阿嬤(我總是不喜歡喚外公外婆)在此長住,空氣中總瀰漫不同於城市般,醇厚清潔的老氣味,那是令我敬重同時最最懷念的味道。
每每想到幼時的情景,腦海中浮現的總不是七賢路上來往不斷的車輛,也不是尚未成為焦土而後改裝的大統百貨,或是三民家商外圍綻放朵朵紅雲的羊蹄角,而是橋頭家附近乳牛場淡淡的牛糞臭味以及那一聲聲毫不造作的哞哞叫。
高雄是不常下雨的,我還記得每次傾盆大雨一落,便興味地趴在二樓的窗口看著豆大的雨滴驟急地打在灰濛濛地柏油路上,一地的灼熱瞬間被澆熄,燒騰騰的煙霧氤氳染起,瀰漫了視線。
那一顆顆肥碩的水滴濺在圈圈點點的水窪上,撞擊出好大一環如隕石坑般的水牆,而後傾倒向四方擴散,積成攤攤深淺不一的雨潦。
後來的世界就像楠梓的天空一般,總是佈滿灰灰黃黃的塵土,習慣了,骯髒。
常常在想,要是,我能夠早一點看到這本書就好了。
如果我能早點看到蕭麗紅的文字,也許,能夠有多一些的機會變成一個溫暖懂事的孩子。
如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